——本期导读——
镇平县距脱贫攻坚夏季攻势完成倒计时69天
【新闻头条】
●省人大调研组莅临我县调研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
●省人大调研组莅临镇平调研民族工作
【重点关注】
●赵水在老庄镇蒋庄村察看扶贫工作
【时政要闻】
●镇平:积极迎战三夏生产 6500台农机准备就绪
●“三区人才”引领农业创新发展
●我县集中销毁35台赌博机
【精准扶贫】
●镇平县:让贫困群众吃上“技术饭”
【党风廉政建设】
●镇平:集中约谈为脱贫攻坚持续护航
【乡镇观察】
●雪枫街道:立足早字抓禁烧
●杨营镇:“精神+技能”培训助力脱贫
【新闻头条】
》 省人大调研组莅临我县调研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
5月23日,省人大常委会委员、省人大农委副主任委员赵启林带领省人大调研组莅临镇平县调研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程建华,县领导李显庆、赵水等陪同调研。
调研组一行先后来到县想念食品产业园、李寨绿色高效农业示范区实地考察,详细了解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听取项目介绍及产业发展汇报。
在想念食品产业园建设工地,调研组一行实地查看了7.2万吨浅圆仓智能物流仓储和14万吨自动化立筒仓库,听取了项目建设汇报,对项目生产能力、发展定位、大数据区块链技术及项目带贫效果给予充分肯定。
在李寨绿色高效农业示范区,调研组一行深入田间地头,察看核桃、葡萄、郁金香等特色果蔬、花卉长势,详细了解生态园规模、生产能力、带贫能力,对该示范区发展林下养殖、林果套种、生态观光、特色采摘等给予高度评价,对我县用心用力发展绿色高效生态农业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
我县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全年粮食总产连续11年突破10亿斤,是国家粮食核心区主产县,河南省产粮大县之一。近年来,我县坚持以农业结构供给侧改革为主线,紧紧围绕“三区三带”建设,统筹实施质量兴农,科技兴农,品牌兴农“三大工程”,调结构,育龙头,抓改革,搞经营,积极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快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李帅)
》 省人大调研组莅临镇平调研民族工作
5月23日,省人大常委会委员、民侨外委副主任委员蔡永礼带领省人大调研组莅临我县调研民族工作。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荣阁,县领导李显庆、赵水等陪同调研。
调研组一行先后来到石佛寺镇天下玉源北大厅市场、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培训班、天下玉源小区、社区警务室、真玉天地,详细了解维吾尔族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在天下玉源小区,调研组一行深入维吾尔族群群众家中亲切交谈,拉家常,询温暖,并到小区内幼儿园看望维吾尔族群小朋友,孩子们的天真活泼打动了在场的所有人。蔡永礼对我县民族团结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他希望我县能够进一步注重体系建设和服务创新,积极带动、调动、凝聚各方面的力量,不断促进民族团结与社会和谐。(李帅)
【重点关注】
》 赵水在老庄镇蒋庄村察看扶贫工作
5月22日,县人大常委会主任赵水在老庄镇蒋庄村实地察看扶贫车间建设、学校院内防洪建设情况。
赵水在蒋庄村部召开座谈会,详细听取相关责任人对村基础设施建设、扶贫车间建设、农田及学校防洪建设、村组道路及学校出路建设、村班子建设情况汇报,并进行深入交流探讨,提出了宝贵的改进意见。
赵水说,学校出路建设要纳入村组道路整体建设规划中考虑,农田及学校防洪建设采用坑塘缓冲方式进行;要相信科学,依据科学报告论证进行项目建设;要抓好节点,加快建设进度,确保如期完工投产;要做好扶贫车间运行前期准备工作,全面提高扶贫车间的质量和科学性。(李帅)
【时政要闻】
》 镇平:积极迎战三夏生产 6500台农机准备就绪
“132台农机具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已经检修保养完毕,从散户到大户,每天三班倒连续工作20小时以上,大概12天就能完成抢收任务。”麦收在即,镇平县杨营镇辉宇农机合作社负责人王文诗信心满满。
三夏生产在即,镇平县提早准备,组织6500台以上大中型农业机械投入三夏生产,确保小麦机收率稳定在98%,并组织好小麦秸秆还田、机耕、玉米机播等机械化生产,进一步扩大小麦秸秆还田和综合处理面积,力争玉米机播率93%以上,花生机播面积在85%以上,在确保小麦如期收获的同时,保障秋作物适时播种。同时,组织技术人员深入乡村,进行机械应用知识培训和排查机具技术状态工作,指导机具维修保养,保障农机正常作业,并运用短信、网络,及时发布小麦机收动态、机具供求信息、气象信息、机械作业安全警示信息、道路状况信息、机收作业价格信息等,保障麦收有序进行。 (胡少佳 王明磊)
》 “三区人才”引领农业创新发展
“软籽石榴是新兴的特色水果,经济价值高,极具观赏性,市场潜力巨大。”5月22日,在镇平县石佛寺镇仝家岭村千亩软籽石榴园里,该县科技局副局长安进巅峰告诉记者,仝家岭村土地贫瘠,生态脆弱,种植模式单一,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差,在“三区人才”的引领下,充分挖掘荒山荒地的优势,带动村民发展软籽石榴产业,人均年增收1000元。
为促进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发展,该县2018年已经全面完成三区科技人才服务在线签署申报工作,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副主任于巧丽为代表的22名专家与该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和涉农企业签订合作协议。为确保工作顺利进行,该县科技局将及时跟进“三区人才”的对接工作,确保全部审核通过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各大科技研院所对接成功,科技人员所带各项新技术、新品种能落到实地,促进生产,服务群众。
“三区人才”是2014年起,由国家科技部牵头,针对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提供人才支持计划和科技人员专项计划的一项利民惠民工作。为加快我县科技人才和农村科技创业人才队伍建设,将三区人才项目与精准扶贫工作紧密结合,科技局于今年3月开始,积极在全县开展涉农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农业技术需求摸底,结合我县特色农业需求意向,组织上报“三区人才”在线签署申报工作。截至目前,全县共申报31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和涉农企业承包,市科技已审核通过22家。
近年来,该县已有53名“三区人才”专家带着技术服务广大农民专业合作社,相继引进了软籽石榴、夏黑等多个新品种,多次到田间地头进行技术指导、病虫害防治,深受农民朋友的欢迎。(刘理政 谭舒博)
》 我县集中销毁35台赌博机
5月21日,镇平县公安局城郊派出所在火车站广场举行赌博机集中销毁活动,对近期缴获的35台各类赌博机进行集中销毁,充分展示该所扫黑除恶工作中查禁赌博取得的工作成效,震慑赌博违法犯罪活动。
自“扫黑除恶”专项行动开展以来,镇平县城郊派出所组织力量对辖区内涉黑涉恶线索进行梳理排查,特别是对群众反响强烈的火车站周边存着的赌博机“打鱼店”问题成立专案,严厉打击,共查封赌博机店3家,查扣各类赌博机三十五台,刑事拘留开设赌场嫌疑人6人,行政拘留赌博违法行为人28人,进一步荡清辖区内不法人员利用赌博机开设赌场的违法犯罪行为,受到辖区群众一致好评。 (王科)
【精准扶贫】
》 镇平县:让贫困群众吃上“技术饭”
近日,一场技能培训会在镇平县郭庄乡政府会举行,会场内坐满了来参加培训的贫困群众,台下听的认真,台上老师讲的更带劲,实用技术、致富信息这些实打实的“干货”让在场的人都听的目不转睛,42岁的苏让英更是不停的在笔记本上记录着。
苏让英是该乡郭庄村人,一家四口人,丈夫瘫痪在床,大儿子在外学习修车技术,小儿子上小学。光伏分红、到户增收、低保政策都享受了,但苏让英觉得不能光靠党和政府的好政策,想脱贫还是得靠自己的努力,在县乡帮扶人员的引导下,她购买了电动缝纫机,在家加工毛绒玩具。借助于技能培训,让贫困群众掌握一技之长,大力发展建在贫困群众家门口的产业,就业扶贫的“造血”功能和稳定脱贫增收,让贫困群众持续鼓起“钱袋子”、脱掉“穷帽子”。
信息闭塞、缺乏技术成为部分群众的致贫原因,如何破解这些难题?素有“中国玉雕之乡”的镇平县,经过不断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产学研”一体的玉文化产业体系,完备的设计加工体系、成熟的人才培训机制,多元的电商销售渠道,都为贫困群众吃上技术饭提供了可能,该县积极引导县内玉雕企业发挥产业优势,带动辖区贫困群众通过学到一技之长,摆脱贫困过上幸福生活。
千金在手不如一技在身。镇平县将“学啥技术”的选择权交给了贫困群众,力求让技能培训与贫困群众的实际需要对接得更加精准,更加符合“口味”,从而使贫困群众通过技能培训掌握学得懂、用得上、能致富的技能,确保为每户贫困家庭至少培养一名技能型人才。镇平县不仅举办各类专项技能培训班,还把专家和老师请到村里贫困户家门口,有针对性地开展电商营销、玉雕加工、家政服务等技能培训。经过培训学习,部分贫困群众外出打工,有了可观的收入,改善了家庭经济状况;留在家门口就业的贫困群众也有了一份稳定的收入,随着收入的不断增加,贫困群众的精神面貌也得到了改善,逐步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同时该县每季度举行一次用工对接活动,为贫困户提供就业“套餐式”服务,优先推荐就业岗位,确保稳定就业。(王祎 谭亚廷 来源:中新网)
【党风廉政建设】
》 镇平:集中约谈为脱贫攻坚持续护航
5月21日,镇平县组织召开脱贫攻坚工作集中约谈会,对在“春季提升行动”市级复核验收中存在漏排漏报问题较多、全县2017年度及2018年第一季度乡镇、专班工作排名靠后的相关单位责任人员进行谈话,其中警示约谈15人、诫勉谈话9人。
这是继4月26日在对第一季度乡镇脱贫攻坚工作排序名次落后的21名行政村责任组组长进行集中约谈后该县召开的又一次集中约谈会,是灵活运用监督执纪问责“四种形态”的具体表现,更是镇平县纪委对数千名镇平扶贫干部的关爱保护。
2018年以来,镇平县对脱贫攻坚工作中履职尽责不到位的相关人员已开展了多次集中谈话,经常性咬耳扯袖、红脸出汗,对干部的警示警告,告知之前的工作已处于后位需要警醒,务必要引起重视,也是防微杜渐、防患未然,使干部能够知耻而后勇,及时静心反思,找清工作落后的原因、差距和短板,使工作完善提升、迎头赶上,通过集中谈话,促使扶贫干部的责任意识不断加强、作风不断改善、真正把纪律和规矩严起来,工作推动更加有力,为2018年全县脱贫摘帽提供坚强纪律保证。 (韩俊峰 何杨)
【乡镇观察】
》 雪枫街道:立足早字抓禁烧
近日,雪枫街道及早着手,积极备战秸秆禁烧工作,多措并举坚决打赢秸秆禁烧攻坚战。该街道召开座谈会,结合以往的着火点,分析研究秸秆禁烧的难点和重点,重抓源头治理,设立秸秆固定堆放点及清运点;全体机关人员除“蓝天卫士”值班人员外全部分包路段、分包地块,形成街、村、组三级联动,层层明确落实责任。要求每个村保证好做好“三个一”,出动一辆宣传车、搭建一个工棚、成立一个指挥部。同时采取张贴告知书、悬挂横幅,每村告知书不少于100张,横幅不少于4条,在辖区中小学校广泛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等,达到宣传无盲点,营造出浓厚的宣传氛围实施“蓝天卫士”24小时值班制,利用“天眼”站岗巡逻,落实村组干部蹲点防守,确保禁烧工作全覆盖、无缝隙。同时每村及早准备配备好自制洒水车、铁锹、扫把等必备的灭火器材,利用好对讲机,发现火点第一时间传递信息,力争在短时间内快速处置,有效遏制环境污染。(王明会)
》 杨营镇:“精神+技能”培训助力脱贫
5月24日,杨营镇联合县人社局在该镇会议室开展贫困劳动力精神扶贫及保洁员技能培训班,以扶贫与扶智相结合,推进扶贫从“输血”向“造血”的转变,引导困难群众“幸福不会从而降,好日子是干出来的”的正确认识,激发他们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从根源上把“要我脱贫”改变成“我要脱贫”,激发自身的内生动力。培训结束后,县人社局、镇扶贫产业专班、劳保所、市政所及各村扶贫专干协助80名贫困人员签订镇平县建档立卡农村贫困劳动力就业援助协议书。(仵君)
【媒体看镇平】
5月21日 《南阳日报》A1版刊发《镇平紧盯扶贫领域作风问题》
5月22日 《南阳日报》A5版刊发《镇平县检察院:一次专业的心理咨询》
5月23日 《南阳日报》A6版刊发《情洒山村结硕果》
5月23日 《南阳日报》A2版刊发《增强造血功能 拓宽增收渠道》
5月23日 《南阳晚报》W11版刊发《“三区人才”引领农业创新发展》
5月24日 《河南日报》14版刊发《坚持问题导向 促进县域转型发展》
本报由中共镇平县委宣传部出品
封面摄影:5月23日,杨营镇辉宇农机合作社内技术人员正在检修机具,为“三夏”生产做好充分准备。(张卡申)
统 筹:杨晓申
编 辑:谭亚廷
校 对:陈 新
投稿箱:hnzpxwk@163.com
新闻热线:0377—65916278 13525105386 13663990397
[责任编辑:李树娴]